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中国最高级别的企业管理创新奖公布。205项成果被审定为“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其中徐工随车、小米科技等33家企业获得一等成果。
为啥这些企业能获奖?
打破市场边界,提倡共享共创,重构产业链
制造企业还在发愁产品如何推广、向哪儿研发吗?今年获得一等奖的小米提供了重构产业链的新模式:与用户和潜在用户互动,形成工业设计构想;与供应商合作,推动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及可行性量产;与同行合作,向国内中小创业团队和传统家电制造企业提供工业设计、用户需求分析、智能大数据云平台和营销渠道等服务,实现智能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的“合纵连横”。
“小米不是做特定的产品,而是服务特定的人群,这实际上是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当企业从面向大市场提供产品,变成给特定人群提供其所追求的特定生活方式,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产品链会变得非常宽,市场也就非常大了。”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主任邵宁说。
不仅是小米这样的制造业新兵,很多老牌企业也开始尝试重构产业链,打破“疆界”求新生。北汽集团由汽车制造商定位转变为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从制造业跨界到服务领域,以求引领消费升级;作为行业主导企业的徐工随车、吉林化纤,通过上下游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握指成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快了创新成果转化;航天科工集团根据军工企业的特点,搭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双创平台和面向外部双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制造与服务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的双创模式;海尔集团公司依托32年的用户资源、供应链和研发技术资源,将企业从金字塔式科层组织改造为以创业小微为基本单元的节点组织,构建对全社会开放的共享式创业平台,使业绩呈裂变式增长。
“共享经济正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涉及平台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等,采取企业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协同、生态圈协同等多种方式,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企业发展。”邵宁说。
探索智能制造与智慧管理,促进新旧动能转化
依靠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建设,节约成本费用超过1亿元;通过定量降水预报等先进研究成果的应用,累计增发电量35亿千瓦时,产生经济效益7亿元;投产装机容量实现了翻番,而员工人数保持不变……这是3年多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建设的成绩单。
“从电力企业发展来看,过去那种单纯靠拼资源、比规模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水电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一线职工长期远离城市,条件艰苦,仅靠传统工作方式和行政管理手段难以长期留住人才。我们建设智慧企业就是将职工从艰苦、繁杂、重复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管理培育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感知力,让数据驱动决策管理,让风险管控更加标准智能。”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总经理涂扬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进入新的“智能化”阶段,对于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的赋能作用。今年获得最高奖的企业中,不少都在尝试智能制造与智慧管理。东风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通过制造数据的自动化识别,重新构建跨企业的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平台和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打造跨企业、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体系,实现汽车企业间的制造资源共享、产能互补,避免大量的产能再投资,经济效益明显。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煤化工工厂,控制自动化、信息数字化、生产组织模型化、业务场景可视化,能做到信息化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基于实时数据驱动开展工厂运营管理,率先适应了新工业革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就是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管理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打造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协同高效的线上经营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实现管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6日 17 版)